最近刷了半個月的翡翠和田玉短視頻直播間,把寶石學又撿起來看了點。居然在討論礦物致色原理的物理基礎時忽然得到熱力學與弗洛伊德死本能關聯的啓發。翻了一下還真有學者在五年前以熱力學解讀過死本能:


原來弗洛伊德一直有受物理主義的影響。

因爲熱力學第二定律,生命不能再被定義爲宇宙阻止熵增加的點狀抵抗。相反,生命應被視爲“一種不斷毀滅(熵增)、又不斷創造(局部秩序)”的動態過程。這剛好與我們挖掘到的愛(連接容納)與恨(否定排斥)的智慧呼應。

這種關聯也反映在自組織的運動中。不是所有系統都朝向死寂,在外界驅動下,它們可能在熵增中湧現出局部秩序,也就是自組織。這意味着在無中心的、復雜互動中,羣體會自然形成某些規則和結構。

假如心理學可以在物理學上得到啓發,按理來說,組織行爲學也應該加上一點點物理學作爲組織動力學的基礎學習。但是大學課程裏沒有這一層設計,教授也沒有提到過,有些可惜。

果然拾荒是有必要的,也許哪天隨意扒拉的散裝知識能拼上什麼拼圖🫨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