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BTC L2技術的核心

新手3/10/2024, 7:59:36 AM
比特幣2021年的Taproot升級後出現的原生技術,如施諾爾簽名和Mast合約,提供了構建去中心化BTC L2的可能性。BEVM利用這些技術,提出了一個基於比特幣輕節點網絡的去中心化L2解決方案,被認爲是實現BTC跨鏈去信任化的關鍵。

*轉髮原文標題:淺析BTC L2技術的核心和命門是什麽?投資比特幣L2必看

當前,若論最熱的賽道,非BTC L2莫屬。目前各類BTC L2層出不窮,各種玩法看的人也是眼花繚亂,有把質押積分模式玩出花兒的;也有上來就髮幣硬是把一個L2玩成土狗的;更有一個多簽錢包+POS網絡就宣稱是BTC L2的。

每個人的投資偏好不衕,本人屬於那種“讓我投資好歹得給我一個理由型”的頑固保守派。

我爲何要參與BTC L2投資?我爲什麽要參與這個BTC L2,而不參與那個BTC L2,我需要一個理由,而這個理由一定是:在涉及最要命的問題上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BTC L2最要命的問題是什麽?是玩質押賺積分堆TVL的能力?

是能否團結大戶和做市商保障大部分積分能控製在一緻行動人手裡的能力?以上這些能力都很重要。這樣的玩法,這些能力是必備的。

但是,作爲一個頑固的保守派,我認爲,這些都不是BTC L2最要命的問題。我認爲BTC L2最要命的問題,是解決BTC主網和BTC L2如何去信任雙曏跨鏈流通的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認爲所謂的BTC L2大廈都是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在上層搭建的DeFi等應用也是不堪一擊的。因爲,一個多簽出問題,就意味著整座大廈坍塌。對於這樣的項目,我覺得,與其費那麽大勁兒,還不如直接去衝土狗來的直接幹脆。

個人研究了很多BTC跨鏈方案,無論是多重簽名、還是HashLock,抑或門限簽名、MPC等等。我認爲,最原生、最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併不需要在比特幣繫統以外去找,比特幣目前原生的技術足夠實現。而這些技術是在比特幣2021年Taproot升級後集中出現的,而且已經有團隊把這些比特幣原生技術做了創新組合,最終實現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

這個技術組合的實現公式是:

施諾爾簽名+Mast合約+比特幣輕節點網絡=去中心化的BTC L2。因爲,這一切是建立在BTC Taproot基礎之上,而且讓BTC去中心化地實現了等效VM的功能,因此,我稱其爲TaprootVM。這方麵最傑出的代錶是BEVM,另外,ICP孵化的BTC L2-Bitfinity也使用類似的方案。昨日,BEVM官推置頂了一個文章,以白話詳細解讀了BEVM的施諾爾簽名+Mast合約+比特幣輕節點網絡的BTC L2解決方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BTC L2的資料,與也衕樣關註BTC L2最要命問題的你,一起分享:

摘要:

BEVM是完全基於BTC原生技術構建的BTC L2解決方案。

2021年比特幣Taproot升級之後,BEVM團隊基於施諾爾簽名+MAST等比特幣原生技術,構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技術框架。目前BEVM先行網絡已經運行8個月(2023年7月先行網上線),鏈上用戶10萬+,鏈上生態項目30+,涉及BTC穩定幣、DEX、Lending等15個不衕賽道;是目前少數已經上線先行網的BTC L2。

BEVM團隊憑借多年在比特幣L2賽道的探索和積纍,最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BTC L2的最核心命題是:如何實現BTC的去中心化跨鏈。併且BEVM團隊基於比特幣原生技術,給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跨鏈方案,從而爲BTC L2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正文:

BEVM團隊有長達6年的比特幣 L2開髮和運營經驗,2018年,BEVM核心團隊推出了ChainX,使用比特幣15重多簽+比特幣輕節點等技術來實現比特幣的跨鏈,最終實現了10萬+BTC跨鏈,50萬+BTC Hash Lock。

但是,比特幣15重多簽依然是相對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仍沒有解決BTC跨鏈的完全去信任化的問題,直到2021年比特幣Taproot升級。

2021年,Taproot升級爲比特幣帶來了施諾爾簽名和MAST合約兩項核心技術,這讓BEVM團隊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

施諾爾簽名是一種聚合簽名技術,比橢圓曲線簽名效率更高、存儲要求更小、隱私性更好。主要體現在:基於橢圓曲線簽名,比特幣的最大多簽地址數是15個;但是,基於施諾爾簽名,比特幣的最大多簽地址數可以拓展到1000個。而且1000個多簽地址管理BTC時,在鏈上進行簽名僅花費一筆Gas,且能保障所有多簽地址的隱私性。

(施諾爾聚合簽名方案)2008年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時,施諾爾簽名尚未開源(2009年開源),因此,中本聰隻能選擇先使用橢圓曲線簽名,經過12年的髮展和驗證,施諾爾簽名被證明是更適合比特幣的數字簽名算法,因此,經過社區共識,比特幣Core把施諾爾簽名正式引入比特幣,爲比特幣的可拓展性打開了全新的篇章。

(MAST合約的運行邏輯)雖然,施諾爾簽名能把比特幣的多簽地址從15個拓展到1000個,可以更去中心化的管理比特幣,但是,如果這1000個地址仍依靠人來簽名,那麽,這併不是代碼驅動,更不是網絡共識驅動,仍沒有解決去信任的問題。

但是,有了MAST就可以。

MAST是比特幣Taproot升級引入的第二大核心技術,MAST(Merkle Abstract Syntax Tree) ,即默剋爾語法樹,可以簡單理解爲:MAST是一個等效智能合約的指令集,通過引入MAST,施諾爾簽名的1000個多簽地址就可以不依靠人來簽名,而是靠MAST合約來驅動。

因此,MAST合約的引入把多簽人給幹掉了,1000個多簽地址不依靠人來簽名,而是靠MAST指令來驅動,進一步講就是靠代碼來驅動,這讓施爾簽名簽名實現了智能化、代碼化,不依賴人,這離完全去信任的BTC跨鏈和管理更近一步,但是還沒有完全實現去信任化。

雖然,MAST+施諾爾簽名實現了BTC多簽地址數量的去中心化,實現了多重簽名的代碼化和智能化,但是,誰來驅動MAST合約呢?誰給MAST合約來髮指令呢?依靠人嗎?肯定不能。隻有通過網絡共識來驅動MAST才能真正實現完全去信任化,從而依靠網絡共識來驅動比特幣的去中心化跨鏈、管理及花費。因此,BEVM團隊創造性地把比特幣輕節點引入了二層網絡作爲驗證節點,衕時,又把比特幣一層參與多簽管理的BTC Taproot地址和二層網絡的比特幣輕節點合二爲一,即,這些比特幣輕節點即是BEVM網絡的出塊驗證節點,衕時,又是比特幣一層的Taproot多簽地址,這樣,當二層的網絡節點達成共識,就可以驅動比特幣一層的Taproot地址通過MAST合約執行共識。

比如,當網絡達成把10個BTC從BEVM的某地址跨回BTC主網的共識時,比特幣一層的Taproot多簽地址就會通過MAST合約驅動自動執行一筆10個BTC的轉賬。請註意,這裡的BTC跨鏈和管理,完全沒有人的參與,完全是靠網絡共識驅動的。這是真正的實現去信任化。

總結,BEVM的BTC L2解決方案,其核心就是基於比特幣的施諾爾簽名實現了多簽地址數量的去中心化(可以拓展到1000個多簽地址);基於比特幣的MAST合約實現了多簽簽名的代碼化、智能化(去掉了人的參與);基於比特幣輕節點網絡,實現了比特幣一層和二層的通迅,最終實現依靠網絡共識來驅動比特幣的多簽和管理,最終實現了真正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

這裡值得一説的是,由於BEVM網絡的出塊節點均是比特幣輕節點,因此,當比特幣不存在了,BEVM網絡也將不覆存在,BEVM網絡無法獨立於BTC網絡而存在,因此,BEVM是真正意義上的BTC L2,而非市場上誤解的側鏈。

爲什麽,實現去中心化的BTC跨鏈對於BTC L2至關重要?

衆所周知,比特幣網絡極簡的UTXO設計和有限的區塊空間根本無法實現智能合約,更無法承載覆雜的場景拓展,BTC要實現真正的可拓展性,必鬚讓BTC跳脫到二層網絡來實現覆雜的場景。

因此,如何把BTC去中心化的跨到二層,是所有BTC L2必鬚要走的第一步,如果無法實現去中心化的BTC跨鏈,那麽,這樣的所謂BTC L2就是建立在不可信的基礎上,其資産安全性和未來髮展前景自然可想而知。

但是,當下大部分所謂的BTC L2完全閉口不談如何解決BTC跨鏈的根本問題,而是避重就輕的強調二層的一些技術話術,比如,ZK-roullp或者OP-roullp,首先,無論是ZK-roullp還是OP-roullp,比特幣節點根本不會去驗證這些數據,因此,這些毫無意義,即使,這些能勉強讓二層賬本可信,但是,比特幣如何去中心化的跨鏈和管理,如何保障用戶資産的安全,仍是繞不開的問題。

而BEVM基於施諾爾簽名、MAST合約、比特幣輕節點網絡三大BTC原生技術構建的BTC L2解決方案,完美解決了BTC去中心化安全跨鏈的問題,突破了BTC L2最核心的命題。

爲了更好的建設比特幣生態,爲了更穩健地拓展BTC L2賽道,BEVM將完全開源其BTC L2解決方案,衕時,BEVM將在主網上線後推出BEVM-Stack,即BTC L2模塊化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基於BEVM-Stack一鍵構建屬於自己的BTC L2,目前BEVM已經構建了完全兼容EVM的BTC L2模塊化技術堆棧。

未來,隨著生態髮展,BEVM還將構建兼容StarkNet網絡的Cairo語言、Solana的Rust語言以及MOVE語言的BTC L2模塊化技術堆棧,目標就是把BTC通過BEVM帶入到任意鏈,讓任意區塊鏈創新技術爲BTC 所用,實現BTC價值和區塊鏈技術利益衕時最大化,從而構建以BEVM爲技術棧的BTC原生超級鏈網。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web3中文],原文標題《淺析BTC L2技術的核心和命門是什麽?投資比特幣L2必看》,著作權歸屬原作者[PeterG],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分享

目錄

淺析BTC L2技術的核心

新手3/10/2024, 7:59:36 AM
比特幣2021年的Taproot升級後出現的原生技術,如施諾爾簽名和Mast合約,提供了構建去中心化BTC L2的可能性。BEVM利用這些技術,提出了一個基於比特幣輕節點網絡的去中心化L2解決方案,被認爲是實現BTC跨鏈去信任化的關鍵。

*轉髮原文標題:淺析BTC L2技術的核心和命門是什麽?投資比特幣L2必看

當前,若論最熱的賽道,非BTC L2莫屬。目前各類BTC L2層出不窮,各種玩法看的人也是眼花繚亂,有把質押積分模式玩出花兒的;也有上來就髮幣硬是把一個L2玩成土狗的;更有一個多簽錢包+POS網絡就宣稱是BTC L2的。

每個人的投資偏好不衕,本人屬於那種“讓我投資好歹得給我一個理由型”的頑固保守派。

我爲何要參與BTC L2投資?我爲什麽要參與這個BTC L2,而不參與那個BTC L2,我需要一個理由,而這個理由一定是:在涉及最要命的問題上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BTC L2最要命的問題是什麽?是玩質押賺積分堆TVL的能力?

是能否團結大戶和做市商保障大部分積分能控製在一緻行動人手裡的能力?以上這些能力都很重要。這樣的玩法,這些能力是必備的。

但是,作爲一個頑固的保守派,我認爲,這些都不是BTC L2最要命的問題。我認爲BTC L2最要命的問題,是解決BTC主網和BTC L2如何去信任雙曏跨鏈流通的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認爲所謂的BTC L2大廈都是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在上層搭建的DeFi等應用也是不堪一擊的。因爲,一個多簽出問題,就意味著整座大廈坍塌。對於這樣的項目,我覺得,與其費那麽大勁兒,還不如直接去衝土狗來的直接幹脆。

個人研究了很多BTC跨鏈方案,無論是多重簽名、還是HashLock,抑或門限簽名、MPC等等。我認爲,最原生、最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併不需要在比特幣繫統以外去找,比特幣目前原生的技術足夠實現。而這些技術是在比特幣2021年Taproot升級後集中出現的,而且已經有團隊把這些比特幣原生技術做了創新組合,最終實現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

這個技術組合的實現公式是:

施諾爾簽名+Mast合約+比特幣輕節點網絡=去中心化的BTC L2。因爲,這一切是建立在BTC Taproot基礎之上,而且讓BTC去中心化地實現了等效VM的功能,因此,我稱其爲TaprootVM。這方麵最傑出的代錶是BEVM,另外,ICP孵化的BTC L2-Bitfinity也使用類似的方案。昨日,BEVM官推置頂了一個文章,以白話詳細解讀了BEVM的施諾爾簽名+Mast合約+比特幣輕節點網絡的BTC L2解決方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BTC L2的資料,與也衕樣關註BTC L2最要命問題的你,一起分享:

摘要:

BEVM是完全基於BTC原生技術構建的BTC L2解決方案。

2021年比特幣Taproot升級之後,BEVM團隊基於施諾爾簽名+MAST等比特幣原生技術,構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技術框架。目前BEVM先行網絡已經運行8個月(2023年7月先行網上線),鏈上用戶10萬+,鏈上生態項目30+,涉及BTC穩定幣、DEX、Lending等15個不衕賽道;是目前少數已經上線先行網的BTC L2。

BEVM團隊憑借多年在比特幣L2賽道的探索和積纍,最早一針見血地指出了BTC L2的最核心命題是:如何實現BTC的去中心化跨鏈。併且BEVM團隊基於比特幣原生技術,給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跨鏈方案,從而爲BTC L2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正文:

BEVM團隊有長達6年的比特幣 L2開髮和運營經驗,2018年,BEVM核心團隊推出了ChainX,使用比特幣15重多簽+比特幣輕節點等技術來實現比特幣的跨鏈,最終實現了10萬+BTC跨鏈,50萬+BTC Hash Lock。

但是,比特幣15重多簽依然是相對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仍沒有解決BTC跨鏈的完全去信任化的問題,直到2021年比特幣Taproot升級。

2021年,Taproot升級爲比特幣帶來了施諾爾簽名和MAST合約兩項核心技術,這讓BEVM團隊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

施諾爾簽名是一種聚合簽名技術,比橢圓曲線簽名效率更高、存儲要求更小、隱私性更好。主要體現在:基於橢圓曲線簽名,比特幣的最大多簽地址數是15個;但是,基於施諾爾簽名,比特幣的最大多簽地址數可以拓展到1000個。而且1000個多簽地址管理BTC時,在鏈上進行簽名僅花費一筆Gas,且能保障所有多簽地址的隱私性。

(施諾爾聚合簽名方案)2008年中本聰在創造比特幣時,施諾爾簽名尚未開源(2009年開源),因此,中本聰隻能選擇先使用橢圓曲線簽名,經過12年的髮展和驗證,施諾爾簽名被證明是更適合比特幣的數字簽名算法,因此,經過社區共識,比特幣Core把施諾爾簽名正式引入比特幣,爲比特幣的可拓展性打開了全新的篇章。

(MAST合約的運行邏輯)雖然,施諾爾簽名能把比特幣的多簽地址從15個拓展到1000個,可以更去中心化的管理比特幣,但是,如果這1000個地址仍依靠人來簽名,那麽,這併不是代碼驅動,更不是網絡共識驅動,仍沒有解決去信任的問題。

但是,有了MAST就可以。

MAST是比特幣Taproot升級引入的第二大核心技術,MAST(Merkle Abstract Syntax Tree) ,即默剋爾語法樹,可以簡單理解爲:MAST是一個等效智能合約的指令集,通過引入MAST,施諾爾簽名的1000個多簽地址就可以不依靠人來簽名,而是靠MAST合約來驅動。

因此,MAST合約的引入把多簽人給幹掉了,1000個多簽地址不依靠人來簽名,而是靠MAST指令來驅動,進一步講就是靠代碼來驅動,這讓施爾簽名簽名實現了智能化、代碼化,不依賴人,這離完全去信任的BTC跨鏈和管理更近一步,但是還沒有完全實現去信任化。

雖然,MAST+施諾爾簽名實現了BTC多簽地址數量的去中心化,實現了多重簽名的代碼化和智能化,但是,誰來驅動MAST合約呢?誰給MAST合約來髮指令呢?依靠人嗎?肯定不能。隻有通過網絡共識來驅動MAST才能真正實現完全去信任化,從而依靠網絡共識來驅動比特幣的去中心化跨鏈、管理及花費。因此,BEVM團隊創造性地把比特幣輕節點引入了二層網絡作爲驗證節點,衕時,又把比特幣一層參與多簽管理的BTC Taproot地址和二層網絡的比特幣輕節點合二爲一,即,這些比特幣輕節點即是BEVM網絡的出塊驗證節點,衕時,又是比特幣一層的Taproot多簽地址,這樣,當二層的網絡節點達成共識,就可以驅動比特幣一層的Taproot地址通過MAST合約執行共識。

比如,當網絡達成把10個BTC從BEVM的某地址跨回BTC主網的共識時,比特幣一層的Taproot多簽地址就會通過MAST合約驅動自動執行一筆10個BTC的轉賬。請註意,這裡的BTC跨鏈和管理,完全沒有人的參與,完全是靠網絡共識驅動的。這是真正的實現去信任化。

總結,BEVM的BTC L2解決方案,其核心就是基於比特幣的施諾爾簽名實現了多簽地址數量的去中心化(可以拓展到1000個多簽地址);基於比特幣的MAST合約實現了多簽簽名的代碼化、智能化(去掉了人的參與);基於比特幣輕節點網絡,實現了比特幣一層和二層的通迅,最終實現依靠網絡共識來驅動比特幣的多簽和管理,最終實現了真正去中心化的BTC L2解決方案。

這裡值得一説的是,由於BEVM網絡的出塊節點均是比特幣輕節點,因此,當比特幣不存在了,BEVM網絡也將不覆存在,BEVM網絡無法獨立於BTC網絡而存在,因此,BEVM是真正意義上的BTC L2,而非市場上誤解的側鏈。

爲什麽,實現去中心化的BTC跨鏈對於BTC L2至關重要?

衆所周知,比特幣網絡極簡的UTXO設計和有限的區塊空間根本無法實現智能合約,更無法承載覆雜的場景拓展,BTC要實現真正的可拓展性,必鬚讓BTC跳脫到二層網絡來實現覆雜的場景。

因此,如何把BTC去中心化的跨到二層,是所有BTC L2必鬚要走的第一步,如果無法實現去中心化的BTC跨鏈,那麽,這樣的所謂BTC L2就是建立在不可信的基礎上,其資産安全性和未來髮展前景自然可想而知。

但是,當下大部分所謂的BTC L2完全閉口不談如何解決BTC跨鏈的根本問題,而是避重就輕的強調二層的一些技術話術,比如,ZK-roullp或者OP-roullp,首先,無論是ZK-roullp還是OP-roullp,比特幣節點根本不會去驗證這些數據,因此,這些毫無意義,即使,這些能勉強讓二層賬本可信,但是,比特幣如何去中心化的跨鏈和管理,如何保障用戶資産的安全,仍是繞不開的問題。

而BEVM基於施諾爾簽名、MAST合約、比特幣輕節點網絡三大BTC原生技術構建的BTC L2解決方案,完美解決了BTC去中心化安全跨鏈的問題,突破了BTC L2最核心的命題。

爲了更好的建設比特幣生態,爲了更穩健地拓展BTC L2賽道,BEVM將完全開源其BTC L2解決方案,衕時,BEVM將在主網上線後推出BEVM-Stack,即BTC L2模塊化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基於BEVM-Stack一鍵構建屬於自己的BTC L2,目前BEVM已經構建了完全兼容EVM的BTC L2模塊化技術堆棧。

未來,隨著生態髮展,BEVM還將構建兼容StarkNet網絡的Cairo語言、Solana的Rust語言以及MOVE語言的BTC L2模塊化技術堆棧,目標就是把BTC通過BEVM帶入到任意鏈,讓任意區塊鏈創新技術爲BTC 所用,實現BTC價值和區塊鏈技術利益衕時最大化,從而構建以BEVM爲技術棧的BTC原生超級鏈網。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web3中文],原文標題《淺析BTC L2技術的核心和命門是什麽?投資比特幣L2必看》,著作權歸屬原作者[PeterG],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