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AI領域中美格局逆轉:文化年輪模型解析新舊勢力博弈
文化年輪模型:解析AI領域中美格局的意外逆轉
近期,一個有趣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人工智能領域,中美兩國的角色似乎發生了意料之外的轉換。這一現象引發了對技術發展與文化態度之間關係的深入思考。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爲美國更傾向於開放和自由的技術發展路線,而中國則更注重管控和封閉。然而,在AI領域的最新發展中,我們卻看到了截然相反的情況。爲了解釋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有專家提出了"文化與政治的年輪模型"這一概念。
該模型認爲,一個社會對新事物的態度主要取決於當時盛行的文化氛圍和激勵機制。而對已存在事物的態度,則更多受到維持現狀慣性的影響。這就像樹木的年輪,每個時代都會在文化樹上留下新的印記,形成特定的觀念。一旦這些觀念形成,就會迅速固化,難以改變。
以互聯網爲例,它在20世紀90年代誕生於相對開放的環境中,因此長期保持了自由開放的特徵。即便在後來整體社會氛圍逐漸趨向管控,這一領域仍然相對自由。相比之下,社交媒體在2010年代興起時,社會環境已經發生變化,因此面臨更多限制。
在AI領域,美國作爲先行者,反而可能受到早期形成的文化慣性影響,難以快速調整策略。而中國作爲後來者,能夠更靈活地採取開源策略,以此縮小差距。這種策略恰好與開發者羣體日益增長的開源偏好相契合,從而在AI領域形成了對開源友好的環境。
這一模型不僅適用於技術領域,也可以解釋其他社會現象。例如,爲什麼一些極限運動雖然危險系數高,但社會接受度卻遠高於某些新興科技。這是因爲這些運動的文化態度早已在risk-tolerance較高的年代形成並固化。
該模型揭示,改變已經根深蒂固的觀念往往比創造新事物更加困難。在面對新挑戰時,創新和建立新的行爲模式可能比試圖改變現狀更有效。這也正是新興技術領域,如加密貨幣和Web3,吸引人的地方:它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可以不受既有偏見的過度束縛,自由探索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