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鏈上數據的開放價值

中級10/9/2024, 1:14:26 AM
就像在Web2时代评估平台活动的活跃用户数(DAU)和页面浏览量(PV)一样,链上数据使用量也展示了Web3.0应用的真正活力:不仅链上交易,还有链上交易。用户行为、智能合约执行、链上互动和投票等多维数据反映了Web3.0应用在用户粘性、互动质量、创新和扩展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新加坡舉行的Token2049期間,歐科雲鏈研究院應邀參加了由彭博舉辦的2024年企業另類資產投資峰會,並與許多專家就未來數據形式和前景進行了深入交流。

活動結束後,歐科雲鏈研究院院長王洛拉和高級研究員江傑森在Dagong.com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如何衡量鏈上數據的真實價值?”的署名文章,對Web3生態系統中鏈上數據的開放價值和應用潛力進行了深入分析。

1. 鏈上數據使用是衡量 Web3 應用程式的關鍵指標

就像在Web2时代用活跃用户(DAU)和页面浏览量(PV)来评估平台活动一样,链上数据使用量也显示了Web3.0应用的真正活力。它不仅包括链上交易,还着眼于过程中的多维数据,如用户行为、智能合约执行、链上交互和投票,反映了Web3.0应用在用户黏性、交互质量、创新和扩展方面的全面能力。

根據歐科雲鏈研究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有1,000多條公鏈。以OKLink為例,僅僅幾年時間,它就累積了2,000多TB的鏈上數據,相當於660,000部電影、10億張照片和20億本電子書。


圖片來源:OKLink

除了公有链之外,其他类型的区块链项目也越来越关注链上数据的使用。以蚂蚁链为例,当它首次探索区块链技术时,蚂蚁链主要关注增加链上交易量,但最近当它向外界推出首个RWA产品时,首次关注链上数据使用的增加:到2023年,蚂蚁链链上数据读取量已达到每天平均1亿次。因此,无论是公有链、联盟链还是私有链,尽管在技术架构和发展路径上存在差异,但链上数据的使用量是衡量区块链应用活跃度和价值的重要指标。

但類似於其他類型的數據,鏈上數據確實可以展示其對應區塊鏈的真實使用情況,但它無法直接創造價值。因此,更重要的是對原本“可見但無法獲得”的鏈上數據進行精煉和分析,並進一步提供更好的數據生產工具,以刺激更強大的數據共創。香港上市公司Ouke Cloud Chain (01499.hk)作為香港本地的鏈上數據服務提供商,可提供50多個主流公共區塊鏈瀏覽器、數據API服務以及基於其龐大的鏈上數據儲備的最新市場信息。面向技術開發人員的EAAS(Explorer As A Service)服務不斷提高鏈上數據使用效率並釋放數據價值。


圖片來源:OKLink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服務傳統金融市場的彭博社,還是深度參與鏈上數據追踪的Web3科技公司,挖掘數據價值是它們的共同之處。

2. 鏈上數據的開放價值遠超想像

當然,這些還不足以完全發揮鏈上數據的應用潛力。

當越來越多的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開始大規模遷移到鏈上時,鏈上數據的規模和開放價值將進一步增加。無論香港政府是否選擇在區塊鏈網絡上發行使用代幣化的綠色債券,還是摩根大通和星展銀行等機構使用Aave協議在以太坊網絡上完成外匯和債券交易,全球傳統金融行業都在不斷探索將區塊鏈與現有業務相結合。

正如北方信託公司全球數字資產與金融市場主管賈斯汀·查普曼所說,

"有令人信服的應用案例,承諾通過令牌化、平台、生態系統和新的數據來源,將新的資產類別和產品帶入市場,通過價值鏈提供利益並提供更好的治理和可行的見解。"

在這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創新背後,實際上有大量的鏈上數據在流動。

鏈上數據的公開性本質上源於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性:所有鏈上活動,包括智能合約執行和資產轉移,都將準確記錄在區塊鏈網絡中,任何人都可以實時查詢和驗證。這種由技術公開性帶來的數據公開性價值在加密原生項目中尤為明顯。在DeFi市場中,所有資金流動和交易記錄對用戶公開。用戶可以實時查看資金池的流動性狀態,而無需依賴集中機構。這不僅增加了用戶對平台的信任,還顯著降低了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在NFT交易活動中,鏈上數據的公開透明性使創作者和買家更容易驗證藝術品的真實性和歷史交易記錄,避免贗造和欺詐。

更重要的是,鏈上的數據不僅是開放的,而且是公開的:任何個人、組織或機構都可以使用鏈上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和創新。開發人員可以基於鏈上交易數據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s),研究人員可以基於用戶數據分析鏈上的經濟行為,商業機構也可以使用鏈上數據進行市場洞察。這種公開性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不僅為個人用戶或公司創造價值,也促進了整個Web3生態系統的繁榮。


圖片來源:Bloomberg🇸🇬閉門會議現場

OKG Research 作為主題演講者,展示了鏈上數據應用。

然而,開放和公開只能確保鏈上的數據在理論上是可信且可用的,但在實踐中需要做更多工作來充分利用和使用它以最大化其價值。顯然,每個人都具備從鏈上數據捕獲、處理、存儲、集成到分析的全方位能力是不現實的。還將出現“重複造輪”的現象,因此需要更多開發人員和技術公司。在使用之前進行良好的數據分析和初步工作,使鏈上數據更易於訪問和使用。正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使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內容創作者”一樣,更好的數據分析工具也將為每個人提供成為真正的“鏈上數據分析師”的機會。

今天,數據價值正在悄然發生著深遠的變化。過去,我們總是將數據比作數位時代的石油或寶藏,但現在它已逐漸變得像水和空氣一樣必不可少。與石油或寶藏不同,水和空氣無處不在,卻始終開放和包容。與傳統數據系統的封閉相比,鏈上數據以其開放和公開重新定義了數據元素的使用、生產、共享和價值創造模式,並逐漸成為 Web3.0 創新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氣」。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techflow]. 所有版權屬於原作者 [OKLink]. 如果有對此轉載的異議,請聯繫 Gate 學習團隊,他們將會立即處理。
  2. 責任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翻譯由 Gate Learn 團隊進行。未經註明,複製、散佈或抄襲翻譯後的文章是被禁止的。

如何衡量鏈上數據的開放價值

中級10/9/2024, 1:14:26 AM
就像在Web2时代评估平台活动的活跃用户数(DAU)和页面浏览量(PV)一样,链上数据使用量也展示了Web3.0应用的真正活力:不仅链上交易,还有链上交易。用户行为、智能合约执行、链上互动和投票等多维数据反映了Web3.0应用在用户粘性、互动质量、创新和扩展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新加坡舉行的Token2049期間,歐科雲鏈研究院應邀參加了由彭博舉辦的2024年企業另類資產投資峰會,並與許多專家就未來數據形式和前景進行了深入交流。

活動結束後,歐科雲鏈研究院院長王洛拉和高級研究員江傑森在Dagong.com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如何衡量鏈上數據的真實價值?”的署名文章,對Web3生態系統中鏈上數據的開放價值和應用潛力進行了深入分析。

1. 鏈上數據使用是衡量 Web3 應用程式的關鍵指標

就像在Web2时代用活跃用户(DAU)和页面浏览量(PV)来评估平台活动一样,链上数据使用量也显示了Web3.0应用的真正活力。它不仅包括链上交易,还着眼于过程中的多维数据,如用户行为、智能合约执行、链上交互和投票,反映了Web3.0应用在用户黏性、交互质量、创新和扩展方面的全面能力。

根據歐科雲鏈研究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有1,000多條公鏈。以OKLink為例,僅僅幾年時間,它就累積了2,000多TB的鏈上數據,相當於660,000部電影、10億張照片和20億本電子書。


圖片來源:OKLink

除了公有链之外,其他类型的区块链项目也越来越关注链上数据的使用。以蚂蚁链为例,当它首次探索区块链技术时,蚂蚁链主要关注增加链上交易量,但最近当它向外界推出首个RWA产品时,首次关注链上数据使用的增加:到2023年,蚂蚁链链上数据读取量已达到每天平均1亿次。因此,无论是公有链、联盟链还是私有链,尽管在技术架构和发展路径上存在差异,但链上数据的使用量是衡量区块链应用活跃度和价值的重要指标。

但類似於其他類型的數據,鏈上數據確實可以展示其對應區塊鏈的真實使用情況,但它無法直接創造價值。因此,更重要的是對原本“可見但無法獲得”的鏈上數據進行精煉和分析,並進一步提供更好的數據生產工具,以刺激更強大的數據共創。香港上市公司Ouke Cloud Chain (01499.hk)作為香港本地的鏈上數據服務提供商,可提供50多個主流公共區塊鏈瀏覽器、數據API服務以及基於其龐大的鏈上數據儲備的最新市場信息。面向技術開發人員的EAAS(Explorer As A Service)服務不斷提高鏈上數據使用效率並釋放數據價值。


圖片來源:OKLink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服務傳統金融市場的彭博社,還是深度參與鏈上數據追踪的Web3科技公司,挖掘數據價值是它們的共同之處。

2. 鏈上數據的開放價值遠超想像

當然,這些還不足以完全發揮鏈上數據的應用潛力。

當越來越多的社會生產和經濟活動開始大規模遷移到鏈上時,鏈上數據的規模和開放價值將進一步增加。無論香港政府是否選擇在區塊鏈網絡上發行使用代幣化的綠色債券,還是摩根大通和星展銀行等機構使用Aave協議在以太坊網絡上完成外匯和債券交易,全球傳統金融行業都在不斷探索將區塊鏈與現有業務相結合。

正如北方信託公司全球數字資產與金融市場主管賈斯汀·查普曼所說,

"有令人信服的應用案例,承諾通過令牌化、平台、生態系統和新的數據來源,將新的資產類別和產品帶入市場,通過價值鏈提供利益並提供更好的治理和可行的見解。"

在這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創新背後,實際上有大量的鏈上數據在流動。

鏈上數據的公開性本質上源於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性:所有鏈上活動,包括智能合約執行和資產轉移,都將準確記錄在區塊鏈網絡中,任何人都可以實時查詢和驗證。這種由技術公開性帶來的數據公開性價值在加密原生項目中尤為明顯。在DeFi市場中,所有資金流動和交易記錄對用戶公開。用戶可以實時查看資金池的流動性狀態,而無需依賴集中機構。這不僅增加了用戶對平台的信任,還顯著降低了資金使用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在NFT交易活動中,鏈上數據的公開透明性使創作者和買家更容易驗證藝術品的真實性和歷史交易記錄,避免贗造和欺詐。

更重要的是,鏈上的數據不僅是開放的,而且是公開的:任何個人、組織或機構都可以使用鏈上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和創新。開發人員可以基於鏈上交易數據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s),研究人員可以基於用戶數據分析鏈上的經濟行為,商業機構也可以使用鏈上數據進行市場洞察。這種公開性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不僅為個人用戶或公司創造價值,也促進了整個Web3生態系統的繁榮。


圖片來源:Bloomberg🇸🇬閉門會議現場

OKG Research 作為主題演講者,展示了鏈上數據應用。

然而,開放和公開只能確保鏈上的數據在理論上是可信且可用的,但在實踐中需要做更多工作來充分利用和使用它以最大化其價值。顯然,每個人都具備從鏈上數據捕獲、處理、存儲、集成到分析的全方位能力是不現實的。還將出現“重複造輪”的現象,因此需要更多開發人員和技術公司。在使用之前進行良好的數據分析和初步工作,使鏈上數據更易於訪問和使用。正如生成式人工智能使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內容創作者”一樣,更好的數據分析工具也將為每個人提供成為真正的“鏈上數據分析師”的機會。

今天,數據價值正在悄然發生著深遠的變化。過去,我們總是將數據比作數位時代的石油或寶藏,但現在它已逐漸變得像水和空氣一樣必不可少。與石油或寶藏不同,水和空氣無處不在,卻始終開放和包容。與傳統數據系統的封閉相比,鏈上數據以其開放和公開重新定義了數據元素的使用、生產、共享和價值創造模式,並逐漸成為 Web3.0 創新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水」和「空氣」。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techflow]. 所有版權屬於原作者 [OKLink]. 如果有對此轉載的異議,請聯繫 Gate 學習團隊,他們將會立即處理。
  2. 責任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翻譯由 Gate Learn 團隊進行。未經註明,複製、散佈或抄襲翻譯後的文章是被禁止的。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