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網絡效應構建,否則看著其他人獲勝。

中級8/31/2024, 1:37:50 PM
本文探討Web3項目如何通過網絡效應和代幣經濟的雙重引擎推動增長,強調可組合性、不可變性和代幣在促進用戶忠誠度方面的關鍵作用。

大多數成功的互聯網時代公司都是在網絡效應上蓬勃發展的(產品隨著更多人使用而變得更有價值)。

今天的領先公司和初創企業受到網絡效應的重大影響,例如:

  1. 電子商務:eBay,Etsy,Amazon,Alibaba

  2. 共乘:Uber,Lyft

  1. 社交媒體: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YT

網絡效應和冪律在Web3空間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這是由於可組合性、開源標準和代幣。我們已經可以在Web3的許多領域看到網絡效應,如下所述:

區塊鏈層

在區塊鏈層,乙太坊、Tron和Solana佔據了TVL市場份額>70%。

比特幣、以太坊和Solana根據價格佔據了76%的市場份額。

在以太坊 Layer 2 領域,Arbitrum One、Base 和 OP Mainnet 佔有超過 75% 的市場份額。

應用層

在流動的權益份額空間中,Lido 擁有超過 62% 的市場份額。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領域,Uniswap和Raydium佔據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

在借貸市場中,Aave、Justlend和Spark佔有超過60%的市場份額。

與互聯網時代許多成功公司類似,許多主宰其市場的Web3項目具有下面解釋的雙面或三面網絡效應。

區塊鏈網絡效應

對於區塊鏈來說,更多的用戶→更多的開發人員→更多的應用程式→更多的用戶→飛輪。

對於去中心化交易所,更多用戶→更多交易量→更多流動性提供者→降低滑點→吸引更多用戶→正向循環。

對於借貸市場而言,更多的用戶→更多的借貸/供應資產→穩定的市場→更多的供應商/借款人→飛輪。

對於 Liquid Staking Tokens(LST),隨著代幣市場份額的增加→更多的 DEXs、借貸和收益 DeFi 產品支持它→使 LST 更易於使用→吸引新用戶→增加流動性→飛輪效應。

在Web2中,圍繞其他公司的產品或API構建產品可能存在風險。主要公司可能會關閉對API的訪問並自行開發產品。

例如:

  1. Twitter關閉其API訪問。
  2. Facebook 移除了群組 API 存取權限。
  3. Pebble 輸給了 Apple Watch.
  4. Clubhouse輸給了Twitter Spaces。
  5. Slack懸而未決地輸給了Microsoft Teams。

在Web3中,應用程式是可組合和不可變的,允許其他項目在其之上構建而無需信任團隊。這創造的網絡效應比Web2規模更大。

在創造網絡效應中,代幣的重要性

在Web2中,由於規模經濟和廣泛的網絡效應,用戶很難離開系統;然而,在Web3中,動力是不同的:

在web3中建立競爭優勢很難,因為

  1. 用戶數據和身份是公開的,這使得更容易建立和“吸血鬼攻擊”現有產品。
  2. 切換成本降低,導致更多競爭。
  3. 創建替代品(分叉)更加容易。

代幣使項目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和冷啟動和供應問題。

當用戶對一個平台產生真正的偏愛時,該平台就成為了黏性平台。在Web3中,這可能源於擁有該平台的代幣,這培養了對平台的歸屬感和投資。

隨著使用者與平台或應用程式的成長,他們的身份與他們所支持的項目密切相關。這在加密貨幣Twitter上是顯而易見的,不同生態系統的人們熱情地爭論自己的立場。

建造者和投資者的考慮事項

  1. 哪些網絡效應是可保護的?
  2. 誰給予價值,誰從網絡中獲得價值?
  3. 哪些使用者帶來強大的網絡效應並快速成長網絡?
  4. 網絡效應會應用到代幣還是平台?
  5. 網絡效應是本地還是全球的?
  6. 誰要獲得激勵,誰要支付費用?

結論

網絡效應對於任何平台都具有競爭優勢至關重要。區塊鏈在重要應用建立在其上,鼓勵平台或工具的維護和開發時變得不可或缺。

參考:

  1. https://a16z.simplecast.com/episodes/network-effects-moats-the-business-of-web3-eWugU00I
  2. https://online.hbs.edu/blog/post/what-are-network-effects
  3. https://www.growthepie.xyz/fundamentals/total-value-locked
  4. https://dune.com/LidoAnalytical/Lido-Finance-Extended
  5. https://www.coingecko.com/zh-tw/all-cryptocurrencies
  6. https://defillama.com/categories

免責聲明:

  1. 這篇文章是從[chandan]. 所有版權屬於原作者 [chandan]. 如果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學習團隊會儘快處理。
  2. 責任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到其他語言的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複製、分發或抄襲翻譯后的文章。

為網絡效應構建,否則看著其他人獲勝。

中級8/31/2024, 1:37:50 PM
本文探討Web3項目如何通過網絡效應和代幣經濟的雙重引擎推動增長,強調可組合性、不可變性和代幣在促進用戶忠誠度方面的關鍵作用。

大多數成功的互聯網時代公司都是在網絡效應上蓬勃發展的(產品隨著更多人使用而變得更有價值)。

今天的領先公司和初創企業受到網絡效應的重大影響,例如:

  1. 電子商務:eBay,Etsy,Amazon,Alibaba

  2. 共乘:Uber,Lyft

  1. 社交媒體: 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YT

網絡效應和冪律在Web3空間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這是由於可組合性、開源標準和代幣。我們已經可以在Web3的許多領域看到網絡效應,如下所述:

區塊鏈層

在區塊鏈層,乙太坊、Tron和Solana佔據了TVL市場份額>70%。

比特幣、以太坊和Solana根據價格佔據了76%的市場份額。

在以太坊 Layer 2 領域,Arbitrum One、Base 和 OP Mainnet 佔有超過 75% 的市場份額。

應用層

在流動的權益份額空間中,Lido 擁有超過 62% 的市場份額。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領域,Uniswap和Raydium佔據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

在借貸市場中,Aave、Justlend和Spark佔有超過60%的市場份額。

與互聯網時代許多成功公司類似,許多主宰其市場的Web3項目具有下面解釋的雙面或三面網絡效應。

區塊鏈網絡效應

對於區塊鏈來說,更多的用戶→更多的開發人員→更多的應用程式→更多的用戶→飛輪。

對於去中心化交易所,更多用戶→更多交易量→更多流動性提供者→降低滑點→吸引更多用戶→正向循環。

對於借貸市場而言,更多的用戶→更多的借貸/供應資產→穩定的市場→更多的供應商/借款人→飛輪。

對於 Liquid Staking Tokens(LST),隨著代幣市場份額的增加→更多的 DEXs、借貸和收益 DeFi 產品支持它→使 LST 更易於使用→吸引新用戶→增加流動性→飛輪效應。

在Web2中,圍繞其他公司的產品或API構建產品可能存在風險。主要公司可能會關閉對API的訪問並自行開發產品。

例如:

  1. Twitter關閉其API訪問。
  2. Facebook 移除了群組 API 存取權限。
  3. Pebble 輸給了 Apple Watch.
  4. Clubhouse輸給了Twitter Spaces。
  5. Slack懸而未決地輸給了Microsoft Teams。

在Web3中,應用程式是可組合和不可變的,允許其他項目在其之上構建而無需信任團隊。這創造的網絡效應比Web2規模更大。

在創造網絡效應中,代幣的重要性

在Web2中,由於規模經濟和廣泛的網絡效應,用戶很難離開系統;然而,在Web3中,動力是不同的:

在web3中建立競爭優勢很難,因為

  1. 用戶數據和身份是公開的,這使得更容易建立和“吸血鬼攻擊”現有產品。
  2. 切換成本降低,導致更多競爭。
  3. 創建替代品(分叉)更加容易。

代幣使項目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和冷啟動和供應問題。

當用戶對一個平台產生真正的偏愛時,該平台就成為了黏性平台。在Web3中,這可能源於擁有該平台的代幣,這培養了對平台的歸屬感和投資。

隨著使用者與平台或應用程式的成長,他們的身份與他們所支持的項目密切相關。這在加密貨幣Twitter上是顯而易見的,不同生態系統的人們熱情地爭論自己的立場。

建造者和投資者的考慮事項

  1. 哪些網絡效應是可保護的?
  2. 誰給予價值,誰從網絡中獲得價值?
  3. 哪些使用者帶來強大的網絡效應並快速成長網絡?
  4. 網絡效應會應用到代幣還是平台?
  5. 網絡效應是本地還是全球的?
  6. 誰要獲得激勵,誰要支付費用?

結論

網絡效應對於任何平台都具有競爭優勢至關重要。區塊鏈在重要應用建立在其上,鼓勵平台或工具的維護和開發時變得不可或缺。

參考:

  1. https://a16z.simplecast.com/episodes/network-effects-moats-the-business-of-web3-eWugU00I
  2. https://online.hbs.edu/blog/post/what-are-network-effects
  3. https://www.growthepie.xyz/fundamentals/total-value-locked
  4. https://dune.com/LidoAnalytical/Lido-Finance-Extended
  5. https://www.coingecko.com/zh-tw/all-cryptocurrencies
  6. https://defillama.com/categories

免責聲明:

  1. 這篇文章是從[chandan]. 所有版權屬於原作者 [chandan]. 如果對此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學習團隊會儘快處理。
  2. 責任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到其他語言的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複製、分發或抄襲翻譯后的文章。
今すぐ始める
登録して、
$100
のボーナスを獲得しよう!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